MSTP/802.1S
MSTP多生成树协议,是IEEE802.1S中定义的生成树协议,具备RSTP的快速收敛机制,基于实例进行生成树计算,并把VLAN映射到实例中,通过控制哪个实例为根桥,哪个实例为备根桥,从而实现分流
什么是生成树实例?
生成树实例就是一个或多个VLAN的一个集合。一个或若干个VLAN可以映射到同一个实例中,一个VLAN只能映射到一个实例中。一个树里VLAN都是唯一的
不做分流的时候MSTP就等于RSTP
RSTP的缺陷:
1.无法分流,所以VLAN一颗树
因为有一个AP角色的存在,就会导致有一条线路处于闲置状态,没有办法分流
2.避免次优路径
MSTP相同域
1.相同的域名
2.修订号要相同
3.实例和Vlan的映射关系要一样
修改修订号
[SW3]stp region-configuration
[SW3-mst-region]revision-level ?
INTEGER<0-65535> Revision level
MSTP配置
不做分流的时候MSTP就等于RSTP,交换机都是相同的域
//默认开启 [SW3]stp enable //默认生成树模式 [SW3]stp mode mstp //每台SW都要配置MSTP域,所有SW都是相同的域 [SW3]stp region-configuration //设置相同的域名 [SW3-mst-region]region-name hcip //配置映射关系,就是生成树的实例instance,每课树的名字 //一个实例就是一棵树 [SW3-mst-region]instance 10 vlan 10 [SW3-mst-region]instance 20 vlan 20 //激活一下域里的实例 [SW3-mst-region]active region-configuration
查看MSTP生成树,0树代表默认的VLAN1,10树代表VLAN 10,20实例代表VLAN 20
也可以看出,不做分流的话,MSTP和RSTP是一样的,如果交换机都做了相同的域,角色就不会像图中一样有MAST了
实例10里SW1做root,SW2做副根,阻塞SW3的e0/0/2口
[SW1]stp instance 10 priority 0
[SW2]stp instance 10 priority 4096
实例20里SW2做root,SW1做副根,阻塞SW3的e0/0/1口
这种配置和上面那种是一模一样的,喜欢那种用哪种
//SW1做副根桥 [SW1]stp instance 20 root secondary
//SW2做根桥
[SW2]stp instance 20 root primary
SW3查看stp实现了分流
分流检验
在SW3的接口e0/0/1和e0/0/2接口同时抓包,使用PC1去平网关,查看e0/0/2是否有数据包通过
MSTP IST/CST/CIST
MSTI (多生成树实例):每一个instance中的生成树都叫MSTI生成树
IST(域内,部生成树):是MST区域内的一颗生成树,是一个特殊的MSTI,实例0被称为IST。IST是CIST在MST域中的一个片段
CST(域间,公共生成树):是连接交换网络内部所有MST区域的一个生成树。如果将MST区域看作一个网桥,那么CST就是这些“网桥”通过STP或RSTP计算出来的一个生成树,把每个域看作一台交换机
CIST(公共内部生成树):IST和CST共同构成了整个网络的CIST,所有MST域的IST加上CST就构成一颗完整的生成树,即CIST。
MSTP端口角色
MSTP在RSTP的基础上增加了2种端口。
- RP
- DP
- AP
- BP
- 边缘端口
- master端口
- 在多个域环境中,会有一个CIST的总根桥设备,那么master端口就在master桥上
- master桥就是每个域里面离总Root最近的SW,master端口就在这里
- master端口是域边缘端口
- 域边缘端口
- 就是和其他域连接的那个端口,就是域边缘端口
- master端口一定是域边缘端口,但是域边缘端口不一定是master端口
注意点:
总根桥,选举规则和BPDU比较是一样的
域根,每一个域都会有的IST(0生成树),特点离总根最近
mster桥上一定有master端口,master端口一定是域边缘端口,但是域边缘端口不一定是master端口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