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由引入
什么情况下需要路由引入
- 不同的路由协议需要互相学习到对方的路由信息
外部路由协议的优先级全都按照OSPF外部路由优先级150计算
情况有很多种
- 单点单向重分发
- 单点双向重分发
- 双点单向重分发
- 双点双向重分发
优先级/AD
- 比如某路由从OSPF->RIP,对应的AD值/优先级是RIP的优先级(华为100 思科120)
种子度量值
种子度量值作用就是有外部路由协议,计算度量值的时候按照,种子度量值重新计算
- 华为:
- RIP 0
- OSPF 1
- BGP:使用被引入的度量值作为引入BGP之后的MED值
- ISIS:64
路由引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
路由环路
- 把重分发进来的路由打上tag,另一台设备做重分发的时候过滤掉打tag的路由
次优路径
产生原因,不同协议之间优先级不一致导致的
- 华为
- 一般由于度量值引入不恰当引起的次优路径,解决:规划好度量值,默认150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因为华为OSPF外部路由150优先级,RIP内部为100,R4去往R1按照选路三原则就会比较优先级直接去往1.1.1.1,解决了次优路径问题
- 还有一种是使用路由工具,通过打tag,把不想要的路由丢弃了。因为R2路由引入,R4学到R1的路由信息就是OSPF,把RIP路由打上标签,在R4上阻塞这个标签,那么R4学到RIP的路由信息就不是OSPF类型的
- 修改优先级
[R3]ospf [R3-ospf-1]preference ase X //针对外部路由信息进行修改 [R3-ospf-1]preference X //针对区域内的路由器进行修改
- 修改优先级
路由引入实验
实验拓扑
实验要求
1.R2将RIP路由引入到OSPF,R4将OSPF路由引入到RIP区域,并实现1.1.1.1能访问3.3.3.3
2.避免路由环路和次优路径
配置步骤
//R1配置 [R1]rip 1 [R1-rip-1]ver 2 [R1-rip-1]network 12.0.0.0 [R1-rip-1]network 14.0.0.0 [R1-rip-1]network 1.0.0.0
//R2配置 //rip 1 配置 [R2]rip 1 [R2-rip-1]ver 2 [R2-rip-1]network 12.0.0.0 //OSPF配置 [R2]ospf 1 router-id 2.2.2.2 引入RIP 1并打上10 Tag [R2-ospf-1]import-route rip 1 tag 10 [R2-ospf-1]area 0 [R2-ospf-1-area-0.0.0.0]network 23.1.1.1 0.0.0.0
//R3配置 [R3]ospf 1 router-id 3.3.3.3 [R3-ospf-1]area 0 [R3-ospf-1-area-0.0.0.0]network 23.1.1.0 0.0.0.255 [R3-ospf-1-area-0.0.0.0]network 34.1.1.0 0.0.0.255
//R4配置 //route-policy路由工具 [R4]route-policy 1 deny node 10 [R4-route-policy]if-match tag 10 [R4]route-policy 1 permit node 20 [R4]rip 1 [R4-rip-1]ver 2 [R4-rip-1]network 14.0.0.0 [R4-rip-1]import-route ospf 1 //OSPF配置 [R4]ospf //把打tag=10 的路由过滤 [R4-ospf-1]filter-policy route-policy 1 import [R4-ospf-1]area 0 [R4-ospf-1-area-0.0.0.0]network 34.1.1.0 0.0.0.255
实验结果
R4不做过滤tag=10的路由之前,路由表存在tag=10 的路由
R4做过滤tag=10的路由,路由表不存在tag=10的路由
继续阅读

我的微信
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评论